旅游资讯
返回尊会首页
   
旅游资讯
 

恐龙窥路

含辉四照

孟母教子

  石花山位于台山市区的东北面,山峰高约300米,因其上半部山石裸露,怪石玲珑,而下半部绿树成荫,山含黛墨,远望如绿荫中盛开的花朵,因而被称为石花山。1993年,被广东省列为“南粤百景”之一。

  飞虎队纪念亭

  石花山麓的西岩寺,原建于明朝崇祯己卯年(1639),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大悲阁”,坐落旧县城西郊。在上世纪20年代因市政建设而拆毁,直到石花公园扩建而易址修复。寺里香火鼎盛,善男信女在喃喃梵音中把信念寄托在一缕青烟里。西岩寺左侧,矗立一座被誉为“中国空军御侮牺牲第一人”的原国民党空军某部副中队长、台山籍黄毓全烈士的纪念碑。碑文清晰可辨,记述着英雄的英勇壮举。与之遥相呼应的,则是山脚下新近建成的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空军飞虎队的纪念亭和牌楼。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为石花山带来悲壮感人的情怀。

  巨石无数,形态各异

  进登峰门,拾级而上,沿途修竹苍松,奇石嵯岈,清风拂绕,好不惬意。弯弯的山道一步一景,抬头是蓝天白云苍劲古树,回首见水库粼粼波光树影婆娑。

  石花山上巨石无数,形态各异,真是“状物思形,各有所见”。蛇头石、乌龟石、猫头石、海豚石、皇冠石、天门石、飞来石、织麻石、元宝石、轿杠石等等,不胜枚举。巨石多有石刻,如“石花远眺”、“一帆风顺”、“石人耸翠”、“含辉四照”等,其中以清道光三年(1823年)新宁知县谢崇俊携其子上山观景时所留下的石刻“含辉四照”最著名,每字0.76×0.76米,楷书阴刻,而后人添加的石刻显得杂乱,无欣赏价值,有破坏景物之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石花山仙气缭绕,许多石都以“仙”字命名。有仙人屋、仙人洞、仙人床、仙人椅、仙人台、仙人柜、仙人盒、仙人轿、仙人杠等。这里,流传过一个动人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青年男子在石花山辛勤开垦,感动了天上的一位仙女。仙女羡慕人间风光,要偷偷地嫁到凡间来。一天半夜,她差使一班鬼奴,用花轿抬着她,扛着从天上带来的各种各样嫁妆,在临近台城上空时,被居住在城东山顶街的道士发现了。道士施行法术,使通济河河水反光,天空即时亮如白昼;他又模仿鸡叫,引起全城雄鸡争相啼叫。那班抬轿的、扛嫁妆的鬼奴,以为天亮了,仓惶弃物逃跑,全部仙物都丢落山上,变成石,而青年也翘首盼望,日复一日地等待着爱人的到来,最后变成一位立于树下的石人。“石人耸翠”由此而得名。

  山顶的巨石有“石化山”三字,则是明代王大用所刻。据史料记载,正德十五年(1521年),王大用带兵来新宁(台山)县,在镇压了羊公迳的农民起义军之后,上山刻“石化山”,以寓其“德政”能化顽石之意。他还赋诗曰:“三矢石应化高崖以勒铭。临观何所赋、经略有余情。更鼓当新邑,人文属后生。休言风土恶,己见瘴气清。”虽然他刻意改为“石化山”,但人们不以为然,仍以形象多姿的“石花山”称之。

  石花山北的石凹中,有一个奇异的景点,叫纸墨坟。坟中有一个小塔,高约6米,六角形,分6层,底下一层正面直书“纸墨至宝坟”五个字。第3层正面横书“敬惜字纸”四字。第5层正面直书“文光射斗”四字。坟塔虽小,却很别致。塔后下面两层,开有圆孔,以便焚烧字纸。据说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仓下人为纪念明代一名怀才不遇的诗人而建的。这名才子,满腹经伦,而人生失落,常拿着所作诗稿上山烧掉,又锄泥掩埋纸灰,日子久了,灰土垒成了一座坟似的,人们叫它做纸墨坟。此落魄诗人之举与《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有异曲同工之妙,颇值回味。

  登上顶峰,极目南天,近前碧染苍山湖映玉镜,远处新舍林立车水马龙。对此美景,我借用唐末诗人韦庄《台城》韵脚,留诗一首:

  石花远眺新舍齐,翠湖荷动闻莺啼。

  多情还数台城柳,萦系游子梦乡堤。

  注:请作者联系本报,以便寄发稿酬。